内容详情Product details
报告期内,公司稳步推进“十四五”战略规划,持续推动工艺、技术及管理创新,致力于发展成为行业领先的高端装备先进基础材料制造商和新能源精密机械零部件提供商,稳步推进高端化战略。2023年度,公司产品结构稳定,符合公司战略发展规划。
报告期内,公司秉承高水平发展的原则,持续推动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以现存业务板块特钢材料作为发展基础,继续推动新材料和大型精密零部件的产品研究开发,持续推动精密物理运动部件及铸钢件产业链向下游延伸,推动产业链一体化。新能源风电方面,大型风电铸件项目已完成建设,大幅度的提高公司大型风电铸件生产能力;同时,大型高端装备用核心精密零部件项目建设有序开展,设备调试及试生产进程加快;铸钢件方面,在现有东汽新材料公司技改完成的情况下,有序推进铸钢件产品产业链向下游延伸,进一步增加产品附加值。报告期内,公司依照既定目标,稳步推动各大板块项目建设,推动产能释放进程,持续扩大公司产值规模及产品附加值。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8,845.3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51%,主要受益于公司下属子公司东汽新材料的产能逐步释放、公司新建大型高端装备用核心精密零部件项目部分试生产,给公司销售订单带来增量。报告期内主营业务产品毛利率为14.32%,较上年同期减少1.89个百分点,主要系受市场环境及风电行业整体影响,部分风电铸件产品营销售卖价格没有到达预期,同时,公司在建项目陆续转固相应折旧费用增加,导致公司毛利率下降。
报告期内,公司零部件类产品实现出售的收益257,161.50万元,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占比达69.35%,材料类产品实现出售的收益113,650.60万元,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占比达30.65%,产品业务结构依照公司既定战略规划逐步巩固。
报告期内,大型高端装备用核心精密零部件项目仍处于建设期,公司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及试生产工作。2023年末,该项目已有约80台套精加工设施已逐步完成安装调试,进入试生产状态,热处理方面,渗碳线、氮化线及调质线部分设备已初步完成安装调试,具备试生产使用条件。客户方面,公司已与现有客户南高齿就风电齿轮箱部件供应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进入批量化供应阶段,进一步加深公司与南高齿在风电领域的相关合作。
报告期内,公司以子公司广大鑫宏为铸钢件精加工项目为实施主体,深化产业链向下游延伸战略,拓展铸钢件精加工工序。2023年三季度,首台设备投入试运行,截至2023年末,已有5台立车、2台镗床、2台龙门铣投入试运行,自投产以来,已中标东汽高压内缸、高压外缸、燃机压气机缸等产品加工业务。同时,哈电、东电等精加工业务,哈汽、沈鼓、陕鼓、安德里茨等客户多次到现场进行当地考验查证,公司将继续推进相关客户的认证工作。项目达产后,公司将具备水力发电组、汽轮发电组、风力发电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核能发电机组和工业透平机组的大中型零部件精加工制造能力,有助于集团公司战略规划的落地,逐渐增强公司产业链深度,提升公司产品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加大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公司获得新授权的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22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授权专利169项,其中发明专利77项,实用新型专利92项。同时,新增146项专利申请,其中122项发明专利,24项实用新型专利。核心技术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新增5项核心技术,完善4项核心技术,新增核心技术主要为特殊合金冶炼技术及能源电力装备领域生产技术。新产品方面,海上风电18MW轮毂、机架研发成功并批量生产;陆上风电7.5WM机型研发成功并批量生产;发动机壳体用高纯净度D406A钢旋压毛坯开发成功,实现批产供货;系列低成本超高强度钢(D406B、D406C、30Cr3SiNiMoVA等)开发成功,实现批产供货;新一代核聚变超导线圈铠甲用材料试制完成,目前正在后期的客户检验过程中;开发了大型CO2复杂结构汽缸铸件、CB2阀门、中压内缸等铸件研发;3D打印技术在铸件生产上的应用性研究,实现首次在水电带叶片上冠下环应用生产,并实现销售。
5、优化集团组织架构,搭建科学合理的薪酬绩效体系,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能职责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内部控制,优化集团组织架构,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通过内部梳理及外部机构配合,整理并编制了各职能部门及生产车间岗位说明书,明确了各部门及岗位工作职责,真正将具体事项落实到各个岗位。同时,公司梳理了全体员工薪酬绩效体系,针对关键岗位明确了考核指标,细化了岗位晋升的明确条件,逐步加强了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和凝聚力。
公司主要是做高端装备特钢材料和高端装备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公司主打产品特钢材料最重要的包含齿轮钢、模具钢、高温合金、特种不锈钢;高端装备零部件产品最重要的包含新能源风电零部件、能源装备零部件及其他类零部件等。公司产品主要使用在于新能源风电、能源装备、轨道交通、机械装备、军工装备、航空航天、核能电力、海洋石化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其中新能源风电领域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占比为58.37%。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着聚焦主业,稳健经营,努力实现高水平发展的目标,不断的提高公司的总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依据公司制定的“十四五”战略规划,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广大特材本部基地为首的四大生产基地,其中广大特材基地侧重于材料研发、冶炼并实施“小批量、多品种,定制化”产品类生产,鑫盛智造基地侧重于齿轮箱精密机械部件的精加工生产,如皋生产基地侧重于风电铸件、锻件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德阳生产基地侧重于能源电力装备铸钢产品及汽轮机叶片的研发和专业化生产。通过四大产业基地的打造,公司将进一步成为集熔炼、成型、精加工、热处理等一系列完善产业链工艺的企业。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订单式生产方式,形成了以广大特材、鑫盛智造所在的苏州市张家港市、宏茂铸钢与宏茂重锻所在的南通市如皋市和东汽新材料及广大鑫宏所在的四川省德阳市四大生产基地。其中,广大特材基地侧重于材料研发、冶炼并实施“小批量、多品种,定制化”产品类生产,鑫盛智造基地侧重于齿轮箱精密机械部件的精加工生产,如皋生产基地侧重于风电铸件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德阳生产基地侧重于能源电力装备铸钢产品及汽轮机叶片的研发和专业化生产。
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废钢、生铁、合金,辅助材料为树脂、球化剂、孕育剂和固化剂等。公司设有采购部负责原材料等的采购工作,根据生产部门和计调中心制订的生产计划与采购计划进行采购,公司已建立供应商考核体系,主要对供应商的供货质量、供货价格、交货时间等做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一直在优化供应商结构。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按照客户订单组织生产,并据此确定原材料采购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计调中心依据销售部门提供的订单制定生产计划,计划下达后由生产部制定生产作业计划并及时组织生产。鑫盛智造基地的齿轮箱精密机械部件精加工方面,目前基于部分设备未安装调试完毕或未到货,全产业链工序未完全打通,项目建设未实施完毕,目前大部分产品采用来料加工形式进行生产。
为更高效地利用生产资源,公司在熔炼等核心工艺环节全部进行自主生产,在部分非核心工艺环节则依据自己产能及排产情况,采取外协方式组织生产,以提升公司整体产品的生产效率。
公司通过专业市场调查与研究确定客户群体,组织销售和技术人员剖析客户的真实需求,形成针对性的项目预案,与客户进行深入的技术交流,并完成产品试制及性能检验测试,最终交付工厂认证,进入其合格供应商体系。
公司在行业内已形成一定品牌效应,部分客户会主动与公司做接洽、交流,综合验证公司在技术水平、产品应用经验、售后服务方面的能力,最终将公司作为其合格供应商。
部分潜在客户在计划购置高端材料而国内没有配型产品时,其会通过材料制造装备市场进行信息搜集,间接查找具备制造该类材料能力的企业,并主动接洽、交流。公司引进诸如真空熔炼等行业内高端装备,因此吸引了一批具有全新技术方面的要求的客户,并最终促成公司成为其合格供应商,为其提供新材料的开发。
公司主动与德国等国家的下游公司进行技术交流,成为其合格供应商。随着计算机显示终端对公司产品的认可,公司直接与计算机显示终端进行技术交流,通过技术创新及工艺方案能力获得计算机显示终端认可,公司在欧洲注册了商标,提升品牌影响力。
公司的销售模式均为直销,不存在经销的情形。对于国内客户,公司一般直接销售给终端装备制造商,或其指定的后道加工公司。对于国外客户,公司通过直接向装备制造商进行销售,以及向大型刚才仓库存储商销售两种方式开展。大型钢材库存商具备对产品做分拣、初加工等加工能力,商业模式不是单纯的贸易,不存在经销的情形。
研发中心为公司专设的研发技术机构,按公司的发展的策略负责新项目开发、新产品研制,并对产品研发流程、研发成果进行严格的审核及质量把控。研发中心下设齿轮箱部件项目部、模具钢项目部、特殊合金项目部、特种不锈钢项目部、铸造项目部及实验检验测试中心。公司各部门从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角度均可提出项目研发需求,每项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需求需经过严格的调研、分析、评估审核后立项,立项后进入计划和规范、研发、测试和评估、产业化阶段。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高端装备特钢材料和新能源风电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为新能源风电、轨道交通、机械装备、军工装备、航空航天、能源电力装备、海洋石化等下游领域提供基础材料及部件产品配套,属于《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的“金属制作的产品业”(分类代码C33)。上述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市场需求受到国内外宏观经济发展形势的系统性影响,对公司基本的产品下业分析如下:
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2023年12月,全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44,134万千瓦,同比增长20.7%。
2023年1月6日,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国家能源局组织相关的单位编制了《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文件指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同发展阶段特征差异明显,需统筹谋划路径布局,科学部署、有序推进。按照党中央提出的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要求,锚定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以2030年、2045年、2060年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战略目标的重要时间节点,制定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发展路径,即加速转型期(当前至2030年)、总体形成期(2030年至2045年)、巩固完善期(2045年至2060年),有计划、分步骤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进度条”。总体架构与重点任务包括着力打造以“锚定一个基本目标,聚焦一条主线引领,加强四大体系建设,强化三维创新支撑”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总体架构。以助力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基本目标,以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主线,加强电力供应支撑体系、新能源开发利用体系、储能规模化布局应用体系、电力系统智慧化运行等四大体系建设,强化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标准规范、核心技术与重大装备、有关政策与体制机制创新的三维基础支撑作用。
2023年4月6日,国家能源总局关于印发《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文件中指出,全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推动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并网投产,建设第二批、第三批项目,积极地推进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稳妥建设海上风电基地,谋划启动建设海上光伏。大力推进分散式陆上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推动绿证核发全覆盖,做好与碳交易的衔接,完善基于绿证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科学设置各省(区、市)的消纳责任权重,全年风电、光伏装机增加1.6亿千瓦左右。
2023年6月13日,国家能源局印发《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办法》,聚焦组织管理、财政补贴、上网电价、电网接入、用地保障、循环利用和处置等,着力做好政策衔接,填补了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政策的“空白”,充足表现出国家主管部门持续加强顶层设计,通过健全政策体系促进风电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助力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的担当。
2023年10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依照国家碳达峰中和工作总体部署,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统筹考虑各地区碳排放总量及增长趋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情况等要素,首批在15个省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试点城市建设主体原则上为地级及以上城市,试点园区建设主体为省级及以上园区。
目前,我国海上风电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快速提升,但行业短期内需要面对补贴取消及风电平价上网等因素,海上风机招标价格将逐步回落,未来可能出现销售价格年降的情况。整个行业面临成本倒逼产业链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提升的情况,行业将出现向技术先进、管理规范、成本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聚拢的趋势。
近年来,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轨道交通装备设施研发应用和产业发展。2023年1月,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海关总署国家铁路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印发《推进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文件中指出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统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基础设施联通、运输组织优化、信息共享共用、政策标准衔接为抓手,坚持规划引领,强化项目牵引,创新联运机制,降低物流成本,推动融合发展,提升运营效率,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十四五”铁路科技创新规划》中指出到2025年,铁路创新能力、科技实力进一步提升,技术装备更加先进适用,工程建造技术持续领先,运输服务技术水平显著增强,智能铁路技术全面突破,安全保障技术明显提升,绿色低碳技术广泛应用,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总体技术水平世界领先。
2023年8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海关总署、金融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6个部门印发《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文件中提出2023—2024年,机械行业运行保持平稳向好态势,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持续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效益不断增强。具体目标有:力争营业收入年均增速3%以上,到2024年达到8.1万亿;重点行业呈现规模稳中有升,新增长点不断涌现,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供给能力显著提升;产业集群建设不断推进,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特色集群和10个左右千亿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4年3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方案提出,结合工业领域各类设备更新差异化需求,依靠市场提供多样化供给和服务。统筹考虑行业发展和市场实际,循序渐进、有序推进。积极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新型工业化,在推动硬件设备更新的同时,注重软件系统迭代升级和创新应用。
目前机械装备行业成熟度高、竞争激烈,行业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龙头企业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且竞争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增强,呈现出强者恒强的态势;二是龙头企业积极延伸产品种类,产品多元化,以适应下游客户对全系列产品的需求;三是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轻量化及电动化等引领行业趋势,成为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四是行业企业国际化步伐稳步推进,国际化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全球产业布局进一步完善。因此,机械装备行业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进入重构期,未来需求可能出现较动,竞争持续加剧。
军工产业事关国家安全,同时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军工产业对于信息技术、新型材料、高端先进制造等行业具有巨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近年来,军事形势日益复杂和严峻,中国周边局势促使中国加强军事建设。
核电是我国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分支,也是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国家对核电行业的支持政策经历了从“适当发展”到“积极推进发展”再到“安全稳妥发展”的变化,“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指出安全稳妥推动沿海核电建设成为“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
2023年4月6日,国家能源总局关于印发《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文件中指出,积极推进核电水电项目建设。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动沿海核电项目核准建设,建成投运“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广西防城港3号机组等核电项目,因地制宜推进核能供暖与综合利用。核准建设雅砻江牙根一级,金沙江上游昌波等水电站项目。推动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规划,建设雅砻江、金沙江上游等流域水风光一体化示范基地。制定长江流域水电生态化开发方案,有序开发长江流域大中型水电项目。抓好《“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组织实施,建立规划实施监测项目库。做好“十四五”第一批能源研发创新平台认定,加强创新平台考核评价和日常管理。巩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优势,加快风电、光伏技术迭代研发,突破一批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继续抓好核电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加快攻关新型储能关键技术和绿氢制储运用技术,推动储能、氢能规模化应用。
2023年5月12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抽水蓄能规划建设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中指出为适应抽水蓄能快速跃升发展需要,组织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及重点企业等加强行业监测评估,对抽水蓄能投资、设计、施工、设备制造、运行、管理等产业链各环节进行监测和能力评估,针对开发建设规模、时序不协同和产业链薄弱环节,研究应对措施,加快各方面能力提升,更好支撑行业加快发展。
按照客户要求进行产品定制化的能力:公司产品具有多品种、多批次、小批量的特点,运用在不同的场景对探伤、纯净度等核心技术指标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公司经过多年积累,在核心产品齿轮钢、模具钢领域掌握了大量的试验数据,具备根据客户要求快速定制产品配方,并设计与之匹配的生产工艺的能力。
产品质量及稳定性控制:公司产品需要在极端环境中保持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否则对于终端整机的损失极大,因此对产品质量和各批产品的一致性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而这些表现主要是通过生产过程的工艺控制得以实现,公司掌握多年的生产经验,在产品熔炼、成型、精加工等工艺环节掌握了较多的工艺诀窍,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一致性良好,满足客户的需求。与传统钢铁行业不同。
技术体系认证、客户技术认证要求:公司依托良好的产品质量以及多年的经营,公司已通过质量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环境管理、能源管理等体系认证,确保公司在质量、安全生产等方面符合国家及行业规定。其次,针对特定行业或领域,在军工装备方面,公司已取得相关资格认证;在航空航天方面,公司通过了国际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认证(AS9100D)。再次,通过对实验检测能力的持续提升,公司已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定。最后,针对出口业务,公司已通过美国船级社(ABS)、法国船级社(BV)、劳埃德船级社
(LR)、意大利船级社(RINA)、挪威船级社(DNV.GL)等认证,产品质量获得国际认可,形成了较强的门槛优势。
特钢材料方面,目前市场已经形成了以三大特钢集团为主、其他专业化特钢企业及中小民营特钢企业充分参与的竞争格局。三大特钢集团为中信特钢000708)、东北特钢、宝钢特钢,专业化特钢企业包括太钢不锈000825)、舞阳钢铁、天津无缝等,民营上市特钢企业有沙钢股份002075)、永兴材料002756)等。与大型特钢集团相比,公司发展历史较短、生产规模较小,产能在50万吨以下,综合实力与大型特钢集团相比存在差距,但公司聚焦技术要求高、生产难度大、市场容量小的风电材料产品,采用模铸锻造工艺,在细分领域形成了自身竞争优势。公司将凭借在细分产品领域的专注钻研与灵活管理不断巩固市场份额。
新能源风电零部件方面,首先在风电铸件领域,全球风电铸件目前80%以上产能集中在我国,其余20%产能主要位于欧洲和印度等。目前中国风电铸件行业竞争格局主要体现为:以一重、二重为代表国有控股的大型综合性重工装备铸件制造企业,风电铸件仅为其业务领域中的某一细分板块;以日月股份603218)、吉鑫科技601218)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在风电铸件领域占据优势并不断发展壮大。国内年产能超过15万吨铸件的公司包括日月股份、永冠集团、吉鑫科技等,公司在5.5MW以上大型海上风电铸件市场(可同时向下兼容小尺寸铸件),在厂房设计建造、规模化生产线、先进机加工设备、江海水路运输等方面具有后发优势,符合当前风机大型化的市场发展方向,且公司在铸造熔炼环节技术优势明显,在技术储备及生产规模上属于国内大型铸件的第一梯队。其次,在齿轮箱精密机械部件领域,公司大型高端装备用核心精密零部件项目聚焦齿轮箱精密机械部件精加工,待项目实施完成后,公司将具备风电关键零部件自主精加工能力,从而提高公司整体交付能力,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满足下业发展对核心精密零部件的配套需求,公司风电关键零部件将具备从特钢材料、预热处理、锻造/铸造到精加工、热处理的全流程生产能力,有利于实现公司对风电关键零部件的全工序自主可控,快速响应齿轮箱客户的“一站式”交付需求,同时可以凭借材料优势降低下游风电主机厂的生产成本,提高客户生产效率。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300832)、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快大型高端装备用核心精密零部件项目建设,截至2023年末,该项目已有约80台套精加工设备已逐步完成安装调试,进入试生产状态,热处理方面,渗碳线、氮化线及调质线部分设备已初步完成安装调试,具备试生产使用条件。客户方面,公司已与现有客户南高齿就风电齿轮箱部件供应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进入批量化供应阶段,进一步加深公司与南高齿在风电领域的相关合作。项目达产后,公司将具备年产风电机组大型齿轮箱零部件及其他精密机械零部件共计84,000件的精加工生产能力,主要生产行星销轴、行星齿轮、太阳轮、内齿圈、扭力臂、齿轮箱端盖、齿轮箱体、行星架以及其他精密机械零部件。本项目的建设是公司产业链向下游延伸的进一步举措,有助于公司拓展市场份额、提升市场占有率,提升公司在齿轮箱零部件行业的竞争力,实现大型高端装备核心精密零部件产业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以子公司广大鑫宏为铸钢件精加工项目为实施主体,深化产业链向下游延伸战略,拓展铸钢件精加工工序。2023年三季度,首台设备投入试运行,截至2023年末,已有5台立车、2台镗床、2台龙门铣投入运行,自投产以来,已中标东汽高压内缸、高压外缸、燃机压气机缸等产品加工业务。同时,哈电、东电等精加工业务,哈汽、沈鼓、陕鼓、安德里茨等客户多次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公司将继续推进相关客户的认证工作。项目达产后,公司将具备水力发电组、汽轮发电组、风力发电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核能发电机组和工业透平机组的大中型零部件精加工制造能力,有助于集团公司战略规划的落地,进一步增强公司产业链深度,提高公司产品核心竞争力。
公司产品类型分为高端装备特钢材料和高端装备零部件两大类,其中高端装备特钢材料主要包括齿轮钢、模具钢、特殊合金、特种不锈钢,高端装备零部件主要包括风电铸件、风电主轴、风电精密机械部件、铸钢件、其他类零部件等。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高品质特种钢铁材料(高速铁路用等特殊钢型材及其锻件,高品质不锈钢,高性能工模具用钢,耐腐蚀及耐高温,高压高强钢、铁基高温合金铸件,特殊钢铸件,高速钢,模具钢等),风力发电机组零部件(3兆瓦及以上海上发电机组配套的各类轴承、齿轮箱、密封件等)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目录。
公司自成立以来起,一直致力于成为行业领先的高端装备先进基础材料制造商和新能源风电零部件制造商,通过技术体系的建设,研发资源的整合,工艺装备的引进,技术人才的吸引,技术工艺的创新,技术经验的沉淀,在生产制造工艺方面形成丰富的经验积累,并不断在既有技术基础上研究改进,持续合理延伸产业链,丰富各业务环节的产品类别,将公司产品及技术推向更加高端的应用领域。目前,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风电、轨道交通、机械装备、军工装备、航空航天、能源电力装备、海洋石化等高端装备制造业。
公司不断强化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注重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累计获得专利169项,其中发明专利77项。面向国家高端装备领域的重大材料需求,公司积极坚持技术自主创新,在轨道交通齿轮钢、风电齿轮钢、风电主轴、高品质模具钢、能源电力装备铸钢件等现有核心产品方面形成一系列技术成果,并在轨道交通、新能源风电、模具制造、能源电力装备等领域广泛应用融合,积极推动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及行业重点产品实现进口替代。
通过上述核心技术成果的转化及产业融合,公司电渣液态浇铸大型合金铸锻件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评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锻钢制动盘产品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铁路机车用齿轮齿圈获批江苏省高新技术标准化试点项目,电力机车从动齿轮齿芯、高性能风力发电机主轴、超大截面贝氏体预硬化塑胶模具钢、船舶用高耐蚀高温合金锻件、航空航天发动机用高温合金等产品获得高新技术产品认定。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5项核心技术,完善4项核心技术,新增核心技术主要为特殊合金冶炼技术及能源电力装备领域生产技术。
①报告期内,公司获得新授权的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22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授权专利169项,其中发明专利77项,实用新型专利92项。
②报告期内,公司注重研发成果的法律保护,新增146项专利申请,其中122项发明专利,24项实用新型专利。
②系列低成本超高强度钢(D406B、D406C、30Cr3SiNiMoVA等)开发成功,实现批产供货。
④新一代核聚变超导线圈铠甲用材料试制完成,目前正在后期的客户检验过程中。
③开展了CB2、16-5不锈钢铸件性能研究,通过热处理过程执行参数细化及控制等方案,CB2铸件性能一次合格率达达到85.4%,冲击一次合格率达100%;16-5材质通过控制化学成分Nieq/Creq≥0.42、改变试块位置及冷却方式、性能热处理前增加一次高温退火等工艺措施,性能一次合格率大幅提升
④开展了电渣重熔工艺技术研究,完成设备安装、调试、首件试生产,已获取电渣导叶订单、并进行批量生产,预计2024年2月完成交付;
⑤继续推进3D打印技术在铸件生产上的应用性研究,实现首次在水电带叶片上冠下环应用生产,并实现销售;
⑥开展了中小锻件工艺精细化研究,截止报告期末共优化工艺11498份(含重复图号),原材料平均减重9.08%
⑦开发了水电上叶盘(带叶片)、下叶盘(带叶片)铸件产品研发,公司成功生产了上冠、下环(带部分叶片)铸件、并完成交付。
报告期内,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和全产业链两个方面,具体如下:
通过长期渐进的技术创新积淀,公司形成了较强的技术实力。目前,公司形成核心技术48项,涵盖熔炼、成型、热处理等决定材料性能及稳定性的各项核心关键工艺,并在齿轮钢、模具钢、精密机械零部件、特种不锈钢及特殊合金等产品中产业化应用。另外,公司获得发明专利77项。公司1次获评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1项产品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2次承担江苏省科技支撑项目,1次获批江苏省高新技术标准化试点项目,多项产品获得高新技术产品认定。
公司是新材料行业内少数具备熔炼、成型、热处理、精加工等一系列完善产业链工艺的企业,公司在参与竞争过程中明显体现出:①试制能力强(可通过完整的生产环节验证公司的工艺创新,从而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成功率),②材料质量可控(能够在材料源头上控制材料成分,最大化减少有害杂质),③生产成本可控(具备熔炼能力可对原材料进一步提纯),④产品线广(一站式解决特定领域客户的产品需求)等方面的优势。公司拥有全流程产业链,对于产品往下游延伸具有较高的进入优势。
(二)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随着特钢材料和零部件产品竞争的不断加剧,拥有丰富技术经验和研发能力的人才日益成为行业竞争的焦点。因此公司存在由于技术型人才流失或核心技术外泄的可能性,对公司的技术研发及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使公司陷入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
公司主要从事高端装备特钢材料和新能源风电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随着客户对产品个性化、技术性能差异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公司技术储备、快速研发和差异化生产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公司不能准确预测产品的市场发展趋势,及时研究开发出新的关键技术和新产品,或者公司因受制于资本实力,不能及时加大资本投入并引入人才和技术等关键资源,可能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同时,新材料领域技术在不断发展,如果出现比公司研发生产的产品价格更低、质量更优、性能更好的替代性新材料,本公司现有产品和业务优势将会受到不利影响。
公司生产的特钢材料和零部件产品,具有工艺要求高、技术突破难的特点,研发周期较长,需要长期投入和生产经验累积。如果公司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失败,将会导致公司本次投入的大额资金无法带来效益,降低公司的整体经营成果。
公司目前公司可转债募投项目正在建设中,该项目处于全产业链末端即精加工及热处理工序。同时,该环节也是全产业链中尤为重要的环节。待项目建设完成后,如果公司熔炼、成型、锻造、精加工及热处理各环节衔接不及预期,将会对公司公司在产品流转、交付上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增加公司生产成本,进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
公司产品的原材料主要包括废钢、合金、生铁等,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原材料废钢、合金、生铁采购金额占公司当期材料采购总额的比例为57.45%。废钢、合金和生铁采购市场竞争充分,信息传递较快,如果主要原材料废钢和合金采购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将直接导致公司产品成本出现波动,并进而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2023年度,供应链大宗原材料的价格仍处于高位,虽然近期原材料价格已开始回落,但是短期内需要交付的产品已完成所需原材料的采购并开始生产,因此原材料价格的回落要体现在公司的经营业绩上还需要一定的周期。如果未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持续波动,将不利于公司的生产预算及成本控制,公司仍然面临因上述措施无法充分抵消原材料价格波动而遭受损失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主要从事高端装备特钢材料及新能源风电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随着客户对产品个性化、技术性能差异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公司技术储备、快速研发和差异化生产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公司不能准确预测产品的市场发展趋势,及时研究开发出新的关键技术和新产品,或者公司因受制于资本实力,不能及时加大资本投入并引入人才和技术等关键资源,可能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随着特钢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拥有丰富技术经验和研发能力的人才日益成为行业竞争的焦点。因此公司存在由于技术型人才流失或核心技术外泄的可能性,对公司的技术研发及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使公司陷入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
公司的客户集中度较高,与下游应用领域市场集中度较高的产业格局有关。未来如果公司的主要客户的经营状况发生重大变化,对公司的采购可能出现突然性的下降,且公司对其他客户的销售增长短时间内可能无法弥补,则公司可能面临因客户集中度较高导致的业绩波动风险。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持续扩大,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提高,如果公司不能持续有效地完善相关质量控制制度和措施,公司产品质量未达客户要求,将影响公司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声誉,进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投项目“宏茂海上风电高端装备研发制造一期项目”于2023年3月结项,2023年度实现效益-2,850.58万元,未达到预计效益。主要原因为受风电行业退补及主机厂商降本影响,风电铸件产品存在销售价格不及预期及返利的情况,同时,风电厂商降本也导致公司铸件产能未全部发挥,固定资产折旧等固定费用对项目效益也存在一定影响。若未来公司未能加强风电铸件产品新客户的开发,针对现有产品开展提质降本工作,加强募投项目的运营管理,将会对募投项目效益产生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在建项目包括超大型智能化铸锻件技改项目二期、15万吨海上风电精加工项目、大型高端装备用核心精密零部件项目、德阳子公司高端铸钢件技改项目、德阳铸钢件精加工项目。公司可能存在投资项目规模过大、扩张过度而无力控制管理;资产负债率过高,造成债务负担;技术、市场等多方面情况发生变化,导致实际投资收益与预期相比存在偏差。
公司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期初合计为1,545,959,359.76元,期末合计为1,907,319,237.56元,占期初及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4.77%、17.89%,公司的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余额较大,如果下游客户出现资金状况紧张或其他影响回款的不利情形,可能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
随着国家对风电行业补贴政策的退出,风机售价有所下降,相关零部件产品价格也有所调整。如果公司产品成本下降的速度无法与市场价格下降的速度相匹配,可能会导致公司毛利率水平出现一定幅度的波动,进而导致公司业绩的波动。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794,950,744.82元。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状况受经营性应收应付情况、客户票据支付及公司票据背书、贴现等因素的影响。若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数,则可能导致公司出现流动性风险,影响公司盈利质量,进而对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截至2023年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2,028,120,983.20元,主要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和库存商品,占公司流动资产的比例40.91%,占比较高。公司所属行业原材料、产成品的市场价格公开、变动较为频繁,如果市场价格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又未能及时加强生产计划管理和库存管理,可能出现存货减值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市场开拓良好,为了应对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债券募集资金进行了金额较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公司未来预计新增固定资产折旧规模较大,期末在建工程的逐步转固会进一步增加固定资产的折旧规模,且募投项目建成投产后的初期阶段,新增固定资产折旧将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公司未来市场及客户开发不利,不能获得与新增折旧规模相匹配的销售规模增长,则公司存在因新增固定资产折旧规模较大导致利润下滑的风险。
1、在行业政策支持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新材料行业整体的技术水平、生产工艺、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成果转化率有了较大的提升。若国家降低对新材料行业的扶持力度,将不利于国内新材料行业的技术进步,进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风电、机械装备、轨道交通、海洋石化、能源电力装备、汽车工业、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如果下业政策出现重大不利变化,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司的未来持续盈利能力。
2、作为战略新兴能源,风电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网电价保护、强制并网、电价补贴及税收优惠政策。但随着我国新能源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风电累计装机并网容量不断上升,前述鼓励政策强度正逐步减弱,风电平价上网等政策的推出及实施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未来风电产业的投资热度。因此,如果新能源风电产业政策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将为公司风电领域业务的拓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8,845.3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921.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53,263.4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4%。
特钢材料方面,目前市场已经形成了以三大特钢集团为主、其他专业化特钢企业及中小民营特钢企业充分参与的竞争格局。三大特钢集团为中信特钢、东北特钢、宝钢特钢,专业化特钢企业包括太钢不锈、舞阳钢铁、天津无缝等,民营上市特钢企业有沙钢股份、永兴材料等。与大型特钢集团相比,公司发展历史较短、生产规模较小,产能在50万吨以下,综合实力与大型特钢集团相比存在差距,但公司聚焦技术要求高、生产难度大、市场容量小的风电材料产品,采用模铸锻造工艺,在细分领域形成了自身竞争优势。公司将凭借在细分产品领域的专注钻研与灵活管理不断巩固市场份额。
新能源风电零部件方面,尤其在风电铸件领域,全球风电铸件目前80%以上产能集中在我国,其余20%产能主要位于欧洲和印度等。目前中国风电铸件行业竞争格局主要体现为:以一重、二重为代表国有控股的大型综合性重工装备铸件制造企业,风电铸件仅为其业务领域中的某一细分板块;以日月股份、吉鑫科技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在风电铸件领域占据优势并不断发展壮大。国内年产能超过15万吨铸件的公司包括日月股份、永冠集团、吉鑫科技等,公司在5.5MW以上大型海上风电铸件市场(可同时向下兼容小尺寸铸件),在厂房设计建造、规模化生产线、先进机加工设备、江海水路运输等方面具有后发优势,符合当前风机大型化的市场发展方向,且公司在铸造熔炼环节技术优势明显,在技术储备及生产规模上属于国内大型铸件的第一梯队成员。其次在齿轮箱精密机械部件领域,公司大型高端装备用核心精密零部件项目聚焦齿轮箱精密机械部件精加工,待项目实施完成后,公司将具备风电关键零部件自主精加工能力,从而提高公司整体交付能力,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满足下业发展对核心精密零部件的配套需求,公司风电关键零部件将具备从特钢材料、预热处理、锻造/铸造到精加工、热处理的全流程生产能力,有利于实现公司对风电关键零部件的全工序自主可控,快速响应齿轮箱客户的“一站式”交付需求,同时可以凭借材料优势降低下游风电主机厂的生产成本,提高客户生产效率。
公司持续推动工艺、技术、管理创新,致力于发展成为行业领先的高端装备先进基础材料制造商和新能源精密机械零部件提供商,稳步推进高端化战略。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后期,产业面临战略转型升级,重点发展以新能源风电、轨道交通、机械装备、军工装备、航空航天、能源电力装备、海洋石化等为核心的高端产业领域,因此公司将牢牢把握上述领域对基础材料的需求发展契机,以高端装备基础材料的技术及客户沉淀,通过新产品开发及工艺创新,不断推出性能、质量更加优异的基础材料产品,尤其是高温合金、超高强度钢、耐蚀合金、超高纯不锈钢等特定领域应用的特殊合金材料,将作为公司未来战略布局的重点方向之一,促使公司向军事工业领域进行拓展的同时,也在民用领域逐步替代高端进口材料;另外,通过提升高温合金等特殊合金产业化能力,形成特殊合金业务的竞争优势后反哺现有齿轮钢及模具钢等核心业务的技术创新,最终实现公司在新材料领域的全方位发展。最后,公司将继续深耕主营业务产业链下游产品,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和技术优势,增加现有产品的生产工序,提升产品附加值,从基础材料供应逐步过渡到核心零部件类供应,持续增强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重点布局齿轮箱精密机械部件产业,加快推进可转债募投项目实施进度,与公司现有产业链形成协同效应,根据客户向公司提出的高端定制化的生产需求,扩大“一站式”交付产品矩阵。
公司计划加大产业化投入,提升公司产业化能力,尤其是在新能源风电齿轮箱零部件的产业化能力,通过新建生产线,扩大业务规模,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增加公司核心零部件供应类别,促成与下游大客户在业务方面的深度战略合作。公司将结合军工核电行业的市场需求,对高温合金生产线继续扩充,满足下游广阔的市场需求。同时,持续优化铸钢件产品的盈利能力,优化企业管理及加大降本增效的力度。最后,公司将紧紧围绕“十四五”战略规划的方向和目标,稳步推进各板块的产线建设和产品结构优化,实现公司业务协同发展,最终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行业地位。
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是实现公司稳步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公司作为新材料领域的民营企业,始终以提升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工艺水平和检测能力提升为公司发展的重点。目前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已经积累了较高的技术理论经验和成功的实践经验,聚集了一批领先的行业人才,拥有先进的检测设备,具备了较强的研发实力。未来公司将完善技术研发中心的平台建设,并优化研发流程,拓展研发团队,提升研发组织建设,积极跟踪行业研发动态和市场信息反馈,从而在市场需求、研发趋势之间形成高效、及时的互动平台,持续提升公司技术研发水平,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未来将重点研发特殊合金产品工艺制造技术、高纯原料及高性能新产品,提升国家军工装备、航空航天、核能电力、燃气轮机、半导体芯片装备等高端装备用特殊合金的产业化能力,并与上述领域装备及其部件制造企业进行技术合作,针对下游客户需求进行适应性开发,为未来批量化提供特殊合金产品奠定技术基础。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经在海内外建立了良好的口碑,产品销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被西门子、采埃孚等世界知名企业所应用;同时,公司积累了中国中车601766)集团所属单位、南高齿、西门子(Siemens)、采埃孚(ZF)、明阳智能601615)、中船重工集团所属单位、中国东方电气600875)集团所属单位、上海电气601727)所属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所属单位等各领域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产品知名度及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公司未来将进一步完善营销团队建设,加强公司品牌推广,增强售后服务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推动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另外,公司还将重点攻克军工领域的潜在客户,从而在市场推广方面建立更高的壁垒,进一步拉开与竞争对手间的差距。公司将坚持品牌经营,以技术创新为先导,以产品质量为保证,强化公司品牌形象,不断强化企业综合素质建设,打造具有一流市场竞争力的国内外知名品牌。公司将持续完善品牌行为规范,构建品牌管理平台,充分利用公司网站、协会等渠道,推广公司品牌形象,并依托现有销售覆盖,通过良好的产品质量、优质的客户服务水平和快速的响应能力,形成客户口碑,构建品牌价值,努力将品牌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在公司的经营发展中,专业的高素质的研发人员、营销人员、管理人员等人才是公司的重要人力资源,为了实现公司总体战略目标,公司将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制定一系列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培训、薪酬、绩效和激励机制,通过外部人才引进和内部人才培养提升,构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力,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公司将立足于未来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快人才引进。通过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和评估机制,满足公司的发展需要。一方面,公司将根据不同部门职能,有针对性的招聘专业化人才:管理方面,公司将建立规范化的内部控制体系,根据需要招聘行业内部专业的管理人才,提升公司整体管理水平;技术方面,公司将引进行业内优秀的技术人才,提升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加公司核心技术储备,提高公司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另一方面,公司将建立人才梯队,以培养管理和骨干为重点,有计划地吸纳各类专业人才进入公司,形成高、中、初级人才的塔式人才结构,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储备力量。
培训培训是企业人才资源整合的重要途径,未来公司将强化现有培训体系的建设,建立和完善培训制度的同时,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并根据公司的发展要求及员工的发展意愿,制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采用内部交流课程、外聘专家授课及先进企业考察等多种培训方式提高员工技能。通过强化人才培训将大幅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促使员工队伍进一步适应公司的快速发展步伐。
公司将制定符合公司文化特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结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激励政策。根据员工的服务年限及贡献,逐步提高员工待遇,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用人机制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全力打造出团结协作、拼搏进取、敬业爱岗、开拓创新的员工队伍,从而有效提高公司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
薪酬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效,对企业的整体绩效产生影响。灵活有效的薪酬制度对激励员工和保持员工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公司快速扩张,员工人数迅速增加,通过完善的薪酬制度,将短、中、长期经济利益相结合,促进企业的利益和员工的利益,企业的发展目标与员工的发展目标相一致,从而促进员工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关系,最终达成双赢。
随着公司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张,公司将持续加强内控建设,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意识,促进公司高速、稳定、健康发展。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全面梳理原有管理制度,在符合内部控制要求的前提下,着眼于管理创新、建立适合本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明确有关部门人员的指责和权限,推行全面管理,提倡全员参与,建立彼此连接、彼此约束的内控制度。
持续推进公司可转债募投项目“大型高端装备用核心精密零部件项目”建设,针对现有已安装完毕的设备加快调试进度,针对到货未安装的设备加快建设安装进度,强化整体项目把控,加快公司实现对风电关键零部件的全工序生产自主可控,快速响应齿轮箱客户的“一站式”交付需求,通过凭借材料优势降低下游风电主机厂的生产成本,提高客户生产效率,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加快智能化软件与公司精密机械精加工设备的匹配,加快组建集数控车铣复合、滚齿、磨齿等数控设备以及自适应加工、清洗、在机、在线检验等为一体的封闭式数字化生产线。通过软件智能化,实现产线部署的加工设备、检测设备、配套的智能产线辅助设备等制造过程有序、智能控制,提升公司精密零部件精加工制造能力,实现高技术附加值产品批量化制造。
持续推进广大鑫宏铸钢件精加工项目,深化产业链向下游延伸战略,拓展铸钢件精加工工序。充分利用公司四大基地之间的优势互补和集团全产业链战略优势,确保纵向各环节生产经营活动稳步进行,充分发挥广大鑫宏项目作为一体化战略的灵魂触角,精准控制掌握终端市场情况,维护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高客户服务质量、提高市场需求变化灵敏度。项目达产后,公司将具备水力发电组、汽轮发电组、风力发电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核能发电机组和工业透平机组的大中型零部件精加工制造能力,有助于集团公司战略规划的落地,逐渐增强公司产业链深度,提高公司产品核心竞争力。
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有害信息举报
涉未成年人违规内容举报算法推荐专项举报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备注:我厂专为离心铸管生产稀土镁硅合金丝线。
成份:
联系我们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