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应从内蒙古运往贵州的近80吨含汞危险废物——废氯化汞触媒,被非法转运、部分非法倾倒在河南。
中央环保督察组收到上述举报线索后,交办给地方。据《洛阳日报》报道,储存在洛宁县的危险废物系外地车辆非法倾倒,该市有关部门采取一定的措施处置,未发生环境次生污染现象。
洛阳市环保局固废中心相关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表示,经过多部门讨论,对已卸载的39吨危废定性为非法倾倒,另外未卸载的39.5吨定性为非法转运。依据相关司法解释,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三吨以上将面临刑罚。目前,两名涉事人员已被刑拘。
因此事涉及三省,案发后,河南省环保厅将案情经过上报环保部。7月27日,环保部召开三省协调会,希望加快案件查处、消除污染隐患。《洛阳日报》也报道称,环保部已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相关省份正在积极开展工作。
一位与会人员向澎湃新闻表示,因河南境内没有具备资质的处理、运输单位,环保部明确让贵州省环保厅督促回收企业贵州省铜仁市铜鑫汞业有限公司(下称铜鑫公司)联系具备危废运输资质的车辆,将废氯化汞触媒拉走处置。
但案发至今近两个月,8月12日,澎湃新闻在洛阳市、洛宁县走访调查了解到,两车废氯化汞触媒目前仍在在河南,如何加快处置进展,令当地环保部门“很头痛”。
6月18日上午,两辆河南牌照的普通大货车从内蒙古伊东集团东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东兴化工)装载近80吨废氯化汞触媒后离开。
废氯化汞触媒属于危险废物,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它是废弃的含汞催化剂,具有毒性。业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氯化汞触媒常用于国内的PVC(聚氯乙烯树脂)行业。
次日,河南省环保厅监察总队收到举报称,其中一辆废氯化汞触媒被非法倾倒在洛阳市洛宁县境内的洛阳碧水源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院内。
收到举报后,河南省环保厅及洛阳市环保、公安部门联合赶到现场,查获已卸下的39吨废氯化汞触媒。
但另一辆载有39.5吨废氯化汞触的大货车开往河南长葛市。次日,该货车停靠在京港澳高速许昌服务区时被调查组堵截。
7月22日,河南省环保厅固废中心郭姓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当地政府对现场做了三防,派专人值守。当地公安与环保联合现场执法并已移交公安,案件涉及三地,已报环保部,具体正在调查中。”
8月12日,澎湃新闻在洛阳市、洛宁县两级环保局采访获悉,铜鑫公司业务员张家良持危险废物许可证,在全国开展危废回收业务。6月15日,张家良与东兴化工洽谈成一笔废氯化汞触媒转移生意。17日,河南长葛市人董建军到内蒙古旗下营找张家良要账,张答应将这批货运完后给钱,并让董联系车辆拉货。董建军找了两辆普通的半挂货车到厂区组织装载,过磅后,拿着张家良交给的两份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离开。
处置废弃的氯化汞触媒一定要具有相关资质。据贵州省环保厅公布的危险废物临时许可证持证企业公示名单,今年3月15日,铜鑫公司刚获得贵州省环保厅审批通过年处理12000吨废氯化汞触媒处置资质,经营有效期不超过一年。
根据《固态废料对环境造成污染防治法》(下称《固废法》)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的有关法律法规,危险废物转移采用联单管理办法,因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有五联,业内简称“五联单”。
五联单的产生是具有回收资质的企业,开据授权委托书与产生废氯化汞触媒的企业签定回收合同后,由产生废氯化汞触媒企业上报当地环保局,再上报省环保厅,然后由省环保厅下发到当地环保局;当地环保局颁发五联单给企业,然后让签回收合同的公司可以提供有危险货物运输许可证的运输公司派车方能转移,并有专人押车;危废货物转移到五联单上登记的有回收资质的企业并加盖公章,回执单交到发货单位后,危废转移才算完成。
按贵州、内蒙古两地环保部门的审批要求,这两辆废氯化汞触媒应运往贵州省铜仁市铜鑫公司进行处置。
澎湃新闻获得的五联单显示,已填有输出单位和接收单位的信息,且盖有东兴化工物资供应部公章。但运输单位写的是保定市保运化学危险货物有限公司,车型是危化车。
事实上,根据环保、公安部门记录的口供,董建军找了2辆普通的半挂货车到厂区组织装载。
业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普货车和危化车外表看来没有区别,但危化车车身有明显的危化品标识,运输途中交通运输部门会进行全方位检查,危化车司机经过专业培训,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可根据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洛阳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危废出厂时,东兴化工应对运输车辆进行全方位检查,当地环保部门也具有监管失职的责任。
7月29日,澎湃新闻致电内蒙古环保厅固废中心,其工作人员以案件正在办理为由,婉拒采访要求。
案发后,具备废氯化汞触媒处置资质的6家公司环保部和正在河南开展督察的中央第五环保督察组,称这些废氯化汞触媒或被运往当地,将用非法土法炼汞。
这6家公司是目前国内具有废氯化汞处置资质的企业,分布于贵州、新疆和宁夏。他们还指控铜鑫公司扰乱市场秩序,强烈要求对其严厉查处,保障合法经营企业的权利。
8月12日晚,参与举报的其中一家公司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表示,“这个行业圈子很小很小,每家公司有什么消息互相都知道”,6月份他们获悉铜鑫公司到东兴化工拉货,便派人盯随。发现出场时废氯化汞触媒被装在了两辆普通货车上,“根据经验判断,这很明显就是要去倒卖” 。
据该负责的人介绍,氯化汞触媒常用于国内PVC行业,目前对废氯化汞触媒的处置,具备资质的6家企业本来就处于“狼多肉少”的局面,而一些不法份子,在利益的驱动下,铤而走险,倒卖废氯化汞触媒,扰乱行业秩序,压低市场行情报价,“劣币驱逐良币”使这些正规企业的产品难以销售,“土法炼汞基本上没有成本,正规企业要交排污费等各种费用,成本不可能低于市场行情报价。”
但据《洛阳日报》报道,通过细致排查,洛宁县未发现炼汞作坊、企业。因此,在碧水源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院内储存的危险废物系非法倾倒。
洛阳市环保局固废中心前期参与办理此案的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表示,因河南境内尚无具备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运输单位,他们盼望贵州省环保厅能尽快督促铜鑫公司联系具备资质的运输公司,将危废拉走处置。
“因为(案发时)是雨季,放时间长了就怕出点意外。” 自案发至今,洛宁县环保局高度紧张,该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之前还没听说过‘氯化汞触媒’是啥,当地也未发生类似事情。”案发后,县环保局连夜对现场做了“三防”,加盖彩钢房,24小时派专人值守,他们盼望这些废氯化汞触媒“尽快转走处置”。
而贵州的态度并不明朗。针对此事,7月22日,澎湃新闻致电贵州省环保厅固废中心,一位潘姓负责人婉拒了采访,理由是“危险废物转移的实际行为不在我们省里面,我们正在调查不便透露”。
7月29日,澎湃新闻再次就有关问题致函贵州省环保厅,宣教中心工作人员回电以仍在调查为由,未予以回应。